您的位置 :首頁全部小說都市›玫瑰無原則江赫
玫瑰無原則江赫

玫瑰無原則江赫江赫林煙

標籤: 姜玉姝 玫瑰無原則江赫 郭弘磊 都市
網文大咖「江赫林煙」大大的完結小說《玫瑰無原則江赫》,是很多網友加入書單的一部都市,反轉不斷的劇情,以及主角姜玉姝郭弘磊討喜的人設是本文成功的關鍵,詳情:\" ...
狀態:連載中 時間:10-17 18:05
點擊閱讀

【掃一掃】手機隨心讀

  • 章節預覽

天才壹秒記住閱書閣『
wWw.yshuge.com』,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此為防盜章 「何事?」筆尖又一頓,
郭弘磊索性暫擱筆。水印廣告測試
水印廣告測試
姜玉姝心思悄轉,定定神,正色問「你我原本各有親約,
你本該是我的妹夫,不料造化弄人,
稀里糊塗竟成了親!事發後,玉姍傷心病倒,
拒絕聽我半句解釋,不幾天,母親便送她去外祖家休養了,
直至流放,
姐妹再沒見過面。但不知,你可曾找她解釋過?」
「定了親,卻又退親,
我愧對二姑娘,於情於理都應該解釋清楚。」郭弘磊坦然承認,「我曾找她三次,可岳母都說女兒病重、不能會客。我無法,只能去信致歉,
但毫無迴音。」
姜玉姝疑慮重重,沉思之餘,好奇問「你、你和玉姍郎才女貌,
卻未能成眷屬……一定非常傷心吧?」
「坦白說,
可惜是可惜,
但稱不上『非常傷心』。」郭弘磊虎目炯炯有神,嚴肅告知「我與她定親前後,僅見過五次面,唯一一次獨處,是去年她邀我去姜府賞花,閑聊了半個時辰。」
姜玉姝蹙眉,極不認同乾朝的婚嫁風俗,忍不住問「才見過五次面,就定親了?哎,你們究竟有沒有看清對方容貌?」
「婚姻大事,由父母做主。當初,母親挑中了人,父親贊同,就成了。」郭弘磊頓了頓,驀地憶起那天無意中聽見的姜家父女談話,霎時滿心不自在,緩緩問「莫非你覺得、男女之間應該彼此深刻了解後才能定親?」
嘿,這還用問?姜玉姝不假思索,脫口答「當然了!」
郭弘磊目不轉睛,心想我與玉姍之間清清白白,並無深情厚誼;而你與裴文灃之間呢?那天,我親耳所聞,你們青梅竹馬、情投意合……恐怕,你至今仍思念着他吧?
姜玉姝渾然不覺,只當那天的事兒是秘密。她想了想,困惑問「奇怪,一則你相信我是遭人陷害,二則老夫人厭惡『寡廉鮮恥賤婦』。你到底為什麼迎娶咳、『我』?」
四目對視,郭弘磊沉聲答「事發當天,岳父大發雷霆,親自動家法,我見你跪在地上,既不討饒也不躲閃,生生挨了幾棍,竟是一心求死的模樣。我看不過眼,故答應岳父會娶你。」
「所以,」姜玉姝感慨萬千,苦笑問「你是出於可憐才頂着兩家的巨大壓力娶了『我』?」
其實,並不盡然。畢竟終身大事,怎能草率?至於具體緣故——郭弘磊劍眉擰起,一時間語塞詞窮,難以言喻。
他斟酌半晌,剛張嘴,卻見侄子哭着跑過來
「不要,我不吃!」
姜玉姝忙扭頭,一把接住小哭包,訝異問「煜兒這是怎麼了?」
奶娘端着米湯泡的饅頭糊糊跟隨,無奈答「天天吃一樣的食物,小公子膩了。」
郭煜抽抽噎噎,委屈哭訴「娘、娘不理我,還叫我別吵嚷。」
「是么?」姜玉姝抱起侄兒,朝婆婆與嫂子走去,「別哭了,我瞧瞧去,問問你娘為什麼不理煜兒!」
「煜兒倒是親近她。」郭弘磊莞爾。
奶娘笑道「二少夫人溫柔,又肯花心思逗孩子樂,小公子自是喜歡親近的。」
郭弘磊點了點頭,摒除雜念,提筆繼續寫家書。
稍後,姜玉姝返回,家書恰已寫好,她便接過筆,蘸墨寫道「四月十五,夜宿滄山驛。春旱,天晴朗,仍處於溫帶季風區……」
郭弘磊定睛望去工工整整的蠅頭小楷,字跡十分娟秀,執筆的女子雪膚花貌,端莊嫻雅。
他不由得看住了。
姜玉姝垂首,自顧自地寫,暗忖幸虧不是日記,否則我得拿手捂着,才不給你看!
忙碌一通,臨睡前,她突被婆婆叫去了跟前。
「老夫人,有什麼吩咐?」
王氏靠着包袱,審視二兒媳,淡淡問「侯爺和弘耀去世,按制,家人應該守孝三年。這規矩你知道吧?」
「知道。」
王氏不滿地質問「那你為何頻頻親近弘磊?叫人看着,成何體統?」
姜玉姝一怔,瞬間臉發燙,恍若挨了一耳光,羞憤不已,立刻想反駁!但冷靜一想,對方並非無理取鬧。她深吸口氣,咬了咬牙,解釋道「剛才是在寫家書報平安,因着只有一支筆,才耽擱久了些。今後我會多加小心的。」
「理應小心。」王氏眯着眼睛,威嚴教導「雖說靖陽侯府敗落了,但即便平民百姓之家,守孝也絕不輕忽。」
姜玉姝無可反駁,默默頷首。
於是,郭弘磊發覺,妻子忽然開始疏遠自己了!
趕路時,她與陪嫁丫鬟們一起;
午飯時,她和丫鬟們逗煜兒玩耍;
夜晚時,她托小廝向驛卒借炕桌和紙筆,躲在角落裡寫寫畫畫;
……
總之,不說不笑,不理不睬,對丈夫能遠則遠,生疏客氣。
怎麼回事?
難道,那晚談及玉姍和「因可憐而迎娶」,惹她不高興了?
她惱了?在生我的氣?
郭弘磊無所適從,愈發不快。
日出日落,雲捲雲舒。
轉眼,一行人已趕了九天的路。
這一日中午用飯時,恰歇在一條山溪旁,眾人紛紛洗漱。
「橘生淮南則為橘,生於淮北則為枳。」
「氣候不同,蔬果糧食差別不小。」姜玉姝坐在溪草地上,一邊彎腰撩水洗帕子,一邊耐心說「你們久居靖陽侯府,都說沒種過地,但應該聽過『庄稼人靠老天爺賞飯吃』的俗話,若想糧食豐收,須得光照充足,風調雨順。」
一婆子嘆了口氣,憂愁道「聽說西蒼荒涼得很,屯田難着呢,種不出多少糧食。」
「是啊。」丫鬟附和道「萬一種不出糧食,犯人得挨罰吧?會不會餓死?」
姜玉姝前世是農科研究所的技術員,不慌不忙,寬慰道「放心,西蒼雖偏僻,卻並非冰雪苦寒之地,總有適合那地方種植的糧食。咱們嚴謹地琢磨琢磨,會逐步解決難題的!」
說話間,她用濕帕子擦臉、擦脖子,並挽起衣袖擦拭手臂。
與此同時,郭弘磊正待在高處樹蔭下。
他不由自主,餘光瞥了又瞥,旁觀妻子與丫鬟婆子說說笑笑,融洽和樂;旁觀她洗手洗絲帕;旁觀她擦臉、擦脖子,並挽起袖子擦拭手臂——
午間驕陽下,姜玉姝手臂纖細白皙,欺霜賽雪膚如凝脂,左手小臂上,點着一顆守宮砂。
那藕臂上的一點紅,鮮紅奪目,刺得郭弘磊猛然起立,大步流星,迅速走向山溪——
前世,無論家境貧窮與富裕,新婚夫妻大多會籌劃一次蜜月之旅,暢享二人世界,極盡浪漫之所能。
今生,睜開眼睛時已經成了親。
人還迷糊着,聖旨從天而降,除爵抄家流放!
西蒼遠在邊塞,三千里漫漫長路,限兩月走完。
——不知能否視為蜜月之旅?
姜玉姝身穿孝服,背着包袱,未佩戴任何首飾,更未施脂粉。她生性堅韌,苦中作樂,暗忖既來之,則安之。索性把它當成蜜月之旅!
以活着抵達西蒼為目標的特別旅行。
押解犯人的官差們均佩刀,為首者名叫張峰,其副手叫劉青。
張峰黝黑健壯,一揮手,吩咐道「把他們鎖上。」
「是!」劉青高高瘦瘦,一溜小跑,高聲喊道「按律,押解途經繁華鬧市時,為防犯人趁亂逃脫,必須捆\\\\/綁!」
一聲令下,幾個官差立即抖開兩條細鐵鏈,此鏈每隔尺余便設一鎖,用以呈串狀束縛犯人。
張峰催促道「快點兒,都麻利些。規矩是日行五十里,假如超出兩個月,我們挨罰,你們也將受到西蒼州府的懲治!」
兩根細鐵鏈,需兩個人領頭。
因株連而遭流放,已是倒了大霉,再被鐵鏈捆着走出都城,遊街示眾,遭人恥笑,簡直顏面掃地。
誰肯領頭?
霎時,眾下人面面相覷,個個恓惶沮喪。
郭弘磊毫不猶豫,挺身而出,遞出了右手,官差立刻「咔噠」給鎖上了。隨後,他扭頭看着家人,平靜地招呼「四弟,來,咱們兄弟倆領頭。」
「二哥,我、我——」郭弘軒臉紅耳赤,十指哆嗦,惶恐至極。他十四歲,正是爭強好勝的年紀,不願上前,可也不敢拒絕。
王氏一向養尊處優,此刻倍感屈辱,抬不起頭。她心疼嫡幼子,忙道「軒兒還小呢,序齒也該是弘哲!弘哲,快去!」
「啊?」郭弘哲嚇一大跳,支支吾吾,臉唇泛白,瞬間急得快發病了,不知所措。
郭弘磊盯着兩個弟弟,寬慰道「男子漢大丈夫,能屈能伸,這沒什麼的。」
「快!」官差抖了抖鐵鏈,提醒說「趁這會子人少,趕緊出城,否則等天一大亮,可就人山人海了。」言下之意是將更難堪。
這時,姜玉姝下定決心,一聲不吭,上前與丈夫並肩,果斷伸出右手!
官差愣了愣,才「咔噠」給鎖上。
「你——」郭弘磊愕然,始料未及。
「姑娘?」翠梅大吃一驚,搶步湊近,紅着眼睛說「讓奴婢打頭,您快下來!」
姜玉姝搖搖頭,側身揚聲,冷靜道「二公子說得對,人應該能屈能伸,這的確沒什麼。快上來吧,別耽誤時辰,咱們要趕路的。」
凡事皆如此,一有了領頭的,余者便默默跟隨,而且爭先恐後,生怕挨罵。
片刻後,郭氏上下百餘口人,被鐵鏈捆成兩串,帶刀官差在旁押解,浩浩蕩蕩朝城門走去。
送行的親友們全被攔下了,原地目送,均面露不忍之色。姜世森眼眶含淚,鬍鬚顫抖,同伴見狀,七嘴八舌地勸慰了一通。
走了一段,姜玉姝輕聲問「從這兒到城門,要走多久?」
郭弘磊答「快的話,估計約半個時辰。」
「什麼?」姜玉姝倒吸一口涼氣,「光出城就要半個時辰?」
押解頭領張峰恰在旁邊,隨口告知「放心,從鑼響時起,走的每一步都算在五十里之中了。」
「這就好,這就好。」姜玉姝大大鬆了口氣。
眾人唯恐丟臉,走得飛快。
但再如何快,也摁不住漸亮的天色。
不多久,天色大亮,街上人來人往,紛紛好奇觀看成串的犯人,津津有味,或鄙夷譏笑,或評頭論足。
郭弘磊儘力與妻子並肩,用身體為她遮擋一側的行人,低聲說「不必理睬那些人,無論看見什麼、聽見什麼,都別往心裏去。」
「放心,我敢站出來,就不怕這些東西。」姜玉姝目視前方,步履平穩。姜大姑娘芯子已換,不懼陌生人群,只當自己在逛街,暗中胡思亂想
瞧這熱鬧勁兒,圍觀的人像是在逛動物園,興緻勃勃;而我們像是被參觀的猴子,喪失自由,只差沒被投喂香蕉。
不過,話說回來,矛盾是對立的。姜玉姝往肩上拽了拽包袱,繼續胡思亂想
人去動物園看猴子,猴子站在假山上看人。
雙方互看,愛看不看。哼。
肩上忽然一輕,姜玉姝詫異扭頭,卻見包袱已被丈夫提着,忙道「不用了,我背得動。」
「估計我只能幫你提一會兒。」郭弘磊歉意說「等出了城門,恐怕就騰不出手了。」
姜玉姝想了想,點點頭,輕快道「既如此,多謝了。」
「不必客氣。」郭弘磊昂首,目不斜視。
漸漸的,行人越來越多,夾道旁觀甚至跟隨,議論嬉笑聲此起彼伏,鬧哄哄。
王氏及其長媳王巧珍生自權貴世家,矜持尊榮,出門必乘車坐轎,生平第一次如此拋頭露面。
被眾多陌生人指指點點,對高門貴女而言,堪稱奇恥大辱!
「嗚」的一聲,自幼心高氣傲的王巧珍忍不住哭出聲,低下頭,左手拚命捂着臉。
官差皺眉喝道「你怎麼回事?好好走路!」
當眾被呵斥,王巧珍羞憤欲死,淚如雨下。她前方是婆婆,後方是抱着孩子的奶娘。
祖父與父親去世,三歲的郭煜穿着孝服,他本就被擁擠人潮嚇着了,此刻聽母親一哭,便也哇哇大哭,張開雙臂往前撲,稚嫩嗓音呼喚「娘!娘?」
王巧珍卻渾渾噩噩,只顧捂臉,頭也不回,步伐踉蹌。
「小公子,不哭不哭,乖一點兒,仔細挨官爺的罵。」奶娘愁眉苦臉,邊走邊哄。
王氏在前急切問「煜兒怎麼哭了?唉,還不快哄一哄!」
「正哄着呢。人太多,小公子被嚇着了。」奶娘手忙腳亂。
手被鎖着,領頭的姜玉姝和郭弘磊只能頻頻回頭,干著急。
姜玉姝猜得到婆婆和大嫂的感受,無奈說「等過幾天,所有人就習慣了。沒辦法,只能忍忍。」
「家裡上上下下百餘人,我沒料到,竟是你最鎮定。」
姜玉姝瞥向丈夫,由衷讚歎,「不,我不算的,最鎮定的人應該是你,大大出乎我的意料。」
「你為什麼不算?」郭弘磊不解。
因為我不是你們這兒的人,觀念不同……姜玉姝一怔,忙打岔道「快看,城門!」
城門終於到了,灰頭土臉的王巧珍如蒙大赦,疾步快走。
在官差的帶領下,小夫妻並肩踏出城門,不約而同地扭頭,遙望繁華街市,百感交集。
但一行人剛走出城門不久,姜玉姝突聽見後方亂起來了!
你拉我扯,鐵鏈猛地綳直,勒得人手腕生疼,她後仰兩步,「哎喲」一聲——
姜世森焦頭爛額,懊惱質問「我什麼時候懷疑過你了?」
姜玉姝精神一震,立即放下袖子,睜大故意揉搓出淚花的眼睛,屏息問「如此聽來,父親是相信女兒了?」
「哼。」姜世森一拂袖,背負左手,右手捻須,皺眉答「你若真是那等貪慕富貴、為了嫁進侯門不擇手段的孩子,休想為父理睬你的死活!」
姜玉姝困惑不解,納悶問「您既然相信我是無辜的,為什麼要逼我嫁給郭二公子?」
「傻丫頭。」姜世森耐着性子,無奈地解釋道「醜事發生在壽宴上,你與弘磊非禮親密的樣子,被好些賓客瞧見了,閨譽盡毀,無法挽回。不嫁給弘磊,還能嫁給誰?除了弘磊,哪個青年才俊願意娶你?」
姜玉姝不假思索,脫口答「難道我就不能一輩子不嫁人嗎?」
「又胡說!天底下的父母,哪有不給女兒找婆家的道理?假如你終生不嫁,就給我剃了頭髮做尼姑去,省得丟人現眼!」
男女授受不親,一旦逾矩,後果這麼嚴重?姜玉姝呆若木雞,完全無法理解。她按捺焦躁,懇切問「關鍵在於我是被陷害的,您就不管管是誰陰狠誣陷了女兒嗎?」
姜世森勃然變色,拉長了臉,極度不悅,慍怒反問「莫非你想鬧得娘家不安寧、讓娘家上上下下也名譽掃地?那樣你才心滿意足?」
「我——」
「夠了!」姜世森昂首,不容置喙地命令「此事揭過,不準再提!郭家雖然敗落了,但弘磊年紀輕輕,日後未必不能重振家業,你用心同他過日子。只當你從未許配給文灃罷。」
——郭弘磊再也聽不下去了,轉身悄悄離開。
習武之人腳步輕,他雙手捧着茶盤,指節泛白,險些捏碎紅漆木料。
興沖沖地趕來,此刻卻如墜冰窟。
青梅竹馬?情投意合?以死明志?
對於和妻子定過親的裴文灃,郭弘磊仔細打聽過,得知對方是岳父原配的娘家侄子,江南人士,據說乃文雅書生,曾上都城求學數載,前年回家溫書應赴鄉試了。
如無意外,他本應該娶二姑娘玉姍,不料陰差陽錯,最終娶了姜玉姝。
造化弄人。
郭弘磊昂首闊步,走遠後站定緩了半晌,另擇小徑入園。
姜氏父女仍在原地談話
「玉姝,你要知好歹,懂得惜福。」
姜世森諄諄□□,苦口婆心地說「莫忘了,那日事發後,當著眾親友的面,為了挽救名譽,我不得不動家法責問你,但才打了幾下,弘磊便挺身而出、主動承擔責任,堅稱是他自己酒後失禮冒犯佳人,並一力促成親事。他的氣度,委實少見,配你綽綽有餘。」
至此,姜玉姝恍然大悟父親顧全大局,一心維護家族名譽,裝聾作啞,將錯就錯地犧牲長女,保全了其餘人,以免牽出更多麻煩。
她暗中嘆氣,忿忿不平,萬分同情原主。但眼下流放在即,另有要務,暫無暇追究往事。
「別哭了,叫外人看着不像話。」長女自幼乖巧孝順,姜世森不是不心疼。
姜玉姝深吸口氣,強打起精神,哽咽道「女兒該死,讓父親如此擔憂。您放心,今後我會和郭二公子好好過日子的!只是……」
「只是什麼?直說無妨。」
姜玉姝愁眉苦臉,十指揪扯絲帕,憂慮重重,小心翼翼地說「您是知道的,靖陽侯府的財物被朝廷查抄了,如今女兒身上只剩幾樣首飾,可也不知該如何折變成銀錢。流放三千里呢,跋山涉水,途中總難免遇見危難——」
「好了,不必多說,父親明白。已經帶來了。」姜世森啞聲擺擺手,瞬間心酸難忍,從懷裡掏出準備的銀票遞給誠惶誠恐的女兒,小聲囑咐「這些,你自己收好,帶去西蒼傍身。明早我再當眾給你一些銀子和銅板,到時你要親手交給婆婆,收與不收隨她。」
姜玉姝一怔,茫然翻了翻銀票一百兩、三百五十兩、三百兩……粗略一算,共千餘兩。手機用戶請瀏覽m.yshuge.com
閱讀,更優質的閱讀體驗

書友評價

編輯推薦

熱門小說